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围绕产业生态开展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川办发〔2024〕41号)和全市"节奏更快、效率更高、质量更优"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政策跟着产业走,服务围绕产业转",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从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出发,在优化提升基本政务服务基础上,进一步整合政府、市场、社会三方资源,提供更广范围、更深层次的人才、法治、科创、金融等增值服务,构建多元、协同、集成的产业生态服务体系,不断提高涉企服务质量,推进产业建圈强链。
2024年,编制发布涉企服务事项清单,因地制宜打造市本级、夹江县、井研县企业综合服务专区和井研县园区企业服务中心,推动服务事项全面进驻,在工作机制、办事流程、服务方式等方面实现创新。
2025年,打造夹江县园区企业服务中心。按照省上统一部署,配合省政务服务和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完成企业综合服务、"企业码"应用体系和政企沟通交流等线上平台建设,完善服务渠道,推进清单内事项在站点和平台集成提供、便捷办理。总结创新经验做法,力争在全省推广。
2026年,建立跨领域跨层级涉企服务协作机制,促进行业、区域间业务链接和发展协同,壮大产业发展"生态圈",实现优势互补、共赢发展,推动构建更加成熟的产业生态服务体系。
二、试点范围
采取"1+1"模式,即1个省级试点(夹江县核技术应用产业)、1个市级试点(井研县柑橘产业)。
三、主要任务
(一)发布事项清单,推动涉企服务扩面增效。
1.梳理产业链条。分别围绕服务核技术应用产业、柑橘产业等提质倍增计划,聚焦上游原材料和零部件研发生产、中游核心产品配套生产、下游终端产品制造及流通消费等重要环节,梳理完整的产业链条,分析上中下游供需关系,理清企业和产业在全产业链中的定位,为提供嵌入式服务打好基础。
2.制定事项清单。参考涉企服务事项省级指导目录,围绕项目、法治、政策、知识产权、人才招引及用工、科创、金融、开放、安全生产和兜底服务10个领域,明确事项服务对象、服务流程、办理渠道等,市本级、夹江县和井研县分层级制定市、县、园区三级涉企服务事项清单。
3.嵌入服务事项。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将涉企服务事项清单中的事项嵌入产业链上中下游,分环节叠加特色增值服务,形成核技术应用产业链和柑橘产业链服务事项清单。
4.提供集成服务。推动清单内服务事项进驻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专区),纳入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和"企业码"应用体系平台。对确不具备条件或不宜进驻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专区)、企业综合服务平台的事项,明确线上办理平台(含网址)、线下办理主体(含地址)。建立清单动态调整机制,根据需要迭代更新,丰富完善涉企服务和产业链服务事项清单。
(二)建立任务清单,压实涉企服务各方责任。
聚焦核技术应用产业和柑橘产业,制定乐山市围绕产业生态开展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试点重点任务清单,明确工作任务、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完成时限等,做到有序推进、分步实施,确保各项重点工作落到实处。定期梳理工作推进情况,分析研判存在问题,合理调整工作措施。
(三)建强线下阵地,推进涉企服务集成供给。
1.建设企业综合服务专区。依托市本级、夹江县和井研县政务服务中心建设企业综合服务专区,推动涉企服务事项清单内事项进驻,提供"一站式"服务。科学设置服务区域及窗口,按照"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联办、限时办结反馈"运行模式,为企业提供咨询、受理、流转、督办和反馈等全流程服务。夹江县依托企业综合服务专区同步建立政企之家,为政企、企企沟通提供交流平台。市级、试点县政务服务管理机构负责统筹跨部门业务协同、协调解决疑难问题、跟踪工作落实进展等。
2.建设园区企业服务中心。围绕园区产业、企业、产业人群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条需求,夹江县、井研县建设园区企业服务中心,靠前提供服务。探索"政务服务+N"模式,因地制宜整合园区内外资源,推动政务服务与税务、金融、法律、科创、教育、医疗、文化等部门资源深度融合,打造共享空间,为企业发展、培育和各类活动开展提供把脉咨询和场地资源。
(四)强化数字赋能,实现涉企服务一网通办。
1.用好企业综合服务平台。按照省政务服务和资源交易服务中心统一部署,整合涉企服务入口,汇集企业基础数据、企业全生命周期行为数据、惠企政策、涉企服务事项、企业诉求等各类数据,为涉企业务在线协同联动、集成办理提供支撑。依托省级企业综合服务平台,结合实际建设夹江县核技术应用产业、井研县柑橘产业服务模块,丰富服务场景、优化交互体验。
2.用好"企业码"应用体系平台。按照省政务服务和资源交易服务中心统一部署,整合相关部门(单位)电子证照,依托四川"政务服务码",集成企业生产经营、信用资质、综合评价、行业舆情等信息数据建设"企业码",作为涉企服务身份认证载体。依托企业专属服务空间,探索涉企服务"一码通办"、惠企政策"一码匹配"、监管执法"一码监督"、从业信息"一码申报"等新模式。市、试点县梳理特色服务,并将其纳入"企业码"应用体系平台。
3.用好政企沟通交流平台。按照省政务服务和资源交易服务中心统一部署,构建涵盖问题快速响应、限时整改和监督反馈功能的政企沟通交流平台,归集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专区)、平台、12345心连心服务便民热线、"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等收集的涉企问题,实现问题受理、转交、办理、督办、反馈、办结全流程闭环管理。
(五)健全服务机制,助力涉企服务优化升级。
1.加强协同联动。将乐山市围绕产业生态开展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省级试点工作纳入核技术应用产业链链长制运行,市政管局、市经济信息化局会同夹江县负责向上汇报争取解决需省级及以上支持解决的事项,市、试点县政务服务管理部门、经济信息化部门牵头负责协调链长制运行中需市、县级解决的问题。围绕企业多元化服务需求,探索依法将高校、科研机构、金融单位、行业协会商会、公益机构及有资质的企业等纳入增值服务供给主体,为企业提供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服务。
2.畅通交流渠道。开展市级领导、行业部门、要素部门等"进民企、解难题、助发展"行动,为企业纾困解难。深化"我陪群众走流程""政务服务体验员"试点工作,邀请企业代表组建"政务服务体验员"队伍,收集企业在项目服务、政策服务、法治服务等方面意见建议。探索通过企业微信群、企业座谈会、交流活动等形式多样的交流平台,打造政企、企企双向交流"直通车"。
3.促进双线融合。建立为企服务跨层级协调专项工作机制,加强各渠道间服务联动,推动线上线下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同质量服务。市、试点县政务服务管理机构统筹做好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专区)和平台运行工作。
4.优化审批服务。在夹江县开展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服务改革试点,通过模拟审批、联合会审、联合勘验等创新举措,全面提升投资项目审批服务质效。组建帮办代办队伍,针对不同企业需求提供特色化、专业化的全程跟踪帮办代办服务,提升帮办代办和在线导办服务能力,推动各类涉企事项向企业综合服务渠道整合。
5.加强效果评估。以企业获得感为"第一标尺",推动服务由政府主导供给向企业需求牵引转变。推进评价方式多元化,从企业、基层、园区等视角出发,探索数据采集、无感评估、实时监测等新模式,提升评估方法科学性。加强结果运用和宣传推广,以评促改、以评促优,推进政务服务提质增效。
四、保障措施
市级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围绕产业生态开展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试点工作,明确负责人,强化协同配合,按照分工抓好落实,形成工作合力。2024年12月31日前,夹江县、井研县对照方案逐条梳理工作任务,结合实际细化制定相应实施方案,并将实施方案及主导产业链服务事项清单报送市政管局。鼓励非试点县(市、区)和产业园区结合当地产业实际,按照省、市方案开展工作探索和实践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