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 > 规范性文件

乐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乐山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2022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信息来源:市营商环境局     发布日期:2022-05-31 07:26     浏览量统计:

打印 分享到 :

(乐府办函〔2022〕12号)

各区、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级各部门:

《乐山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2022年工作要点》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乐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5月24日

乐山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

2022年工作要点

2022年,全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聚焦方便企业群众创业办事,以"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突破口,深入开展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对标创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放管服"改革等重点工作,着力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不断提升企业群众满意度、获得感,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一、深化"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

(一)持续提升"一网通办"能力。按照全省"一网通办"三年行动计划工作部署,推进全市"一网通办"工作站稳全省第一方阵。按照"全联、深通、好办"要求,升级市级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进一步整合共享市级相关部门(行业)系统,数据共享开放和业务协同水平明显提升。加大对市县分散、独立自建政务服务系统的整合力度,推进市县乡村四级政务服务系统"一张网"运行,按照"应上尽上"原则,推动非涉密政务服务事项实现100%网上公开运行。协同建立"省级统筹+基层试点"信息化系统建设推广模式,积极争取"一网通办"政务服务能力建设创新应用试点。推动实现政务服务应用"一地创新、全域共享"。加快"乐山市不动产登记交易一窗受理全市通办系统"建设,推动全市不动产登记"一网通办"。〔市营商环境局、市数字经济局按职责分工牵头,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大力推进"网上办""掌上办"。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由"网上可办"向"全程网办"转变。承接"天府通办"移动端高频政务服务事项清单,编制100个以上高频政务服务事项"掌上办"清单并在平台上配置,实现100项以上高频便民政务服务掌上办、指尖办。承接省上推出的100个高频自助机服务事项,加大与各银行的政银合作、业务对接,推动更多事项"就近办"。在确保安全可控的前提下,发挥第三方平台渠道优势,拓展政务服务移动应用。〔市营商环境局、市数字经济局按职责分工牵头,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加快线上线下政务服务融合发展,推动"一件事"向个人全生命周期、企业全生命周期、民生、机关内部事务四个领域延伸,新增一批就业、就医、就学、出行和机关内部公职人员入职等"一件事"。梳理汇编《镇村便民服务"一件事一次办"指导手册》,推动便民服务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优化政务服务大厅办事流程,压缩办理时限,加强全流程监督管理,实行"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窗(端)受理、一网办理"。拓展企业群众办事渠道,完善市县政务大厅"24小时自助服务区",推行"7×24"小时服务。构建线上线下"帮办代办"制度,梳理基层"帮办代办"事项清单,线上运用智能客服等开展"帮办"服务,线下嵌入邮政快递等便民服务,设立代办服务点,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市营商环境局、市数字经济局按职责分工牵头,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推进数据按需共享和电子证照应用。以应用为牵引,建立健全数据共享协调机制,完善数据共享供需对接、规范使用、争议处理、安全管理、技术支撑等制度流程,9月底前梳理形成数据共享需求清单和责任清单。依托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100%归集、共享电子证照。推动政府数据向水电气等公共企事业单位和公证机构开放。按照省上部署,开展电子证照数据治理,规范电子证照标准,年底前在金融、教育、医疗、文旅、出行、市场监管等领域推出至少30类电子证照具体亮证场景。〔市数字经济局、市营商环境局按职责分工牵头,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

(一)推进服务事项标准化。全面承接省政府下放和委托的政务服务事项,对应调整权责清单。对下放和委托事项执行情况和实施效果开展评估。同步梳理我市依法依规自行设立的政务服务事项,编制公布市、县、乡三级行政许可事项清单。以行政许可为重点,梳理再造审批流程,逐项、逐环节明确设定依据、实施机关、许可条件、办理程序、办理时限、申请材料、收费、许可证件、数量限制、年检年报、中介服务、监管主体、监管措施等要素,形成事项运行流程图和实施要素一览表,基本建立统一编制、联合审核、动态管理、依法实施的清单管理机制。进一步拓展延伸"办事不求人"的服务领域,构建长效机制,让依规办事不求人成为常态,推动峨眉山市开展"市场主体办事不求人"改革试点。〔市营商环境局、市委编办、市司法局牵头,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推进办事服务规范化。优化许可前置服务,加强审批前申报辅导,建立现场勘验、技术审查、听证论证等程序限时办结制度。持续规范行政许可中介服务,动态调整强制性中介服务事项清单,推进更多具有合法资质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机构"零门槛、零限制"入驻中介服务"网上超市"。按照"应进必进"原则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管理和运行,并进一步向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年底前建立进驻实体大厅事项负面清单制度。加快"综合窗口"建设,合理设置无差别或分领域综合办事窗口,10月底前,各级政务大厅、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完成综合窗口建设,将政务服务事项、跨域通办事项、便民服务事项纳入综合窗口办理,规范综合窗口运行,实现"一窗受理、综合服务"。落实"首席事务代表""收件即受理"等制度。〔市营商环境局、市数字经济局按职责分工牵头,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推进服务方式便利化。根据法律法规规章和中央、省保留证明事项清理结果以及我市2021年公布的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首批目录,全面梳理压减办理行政许可所需材料,特别是证明事项和相关证照,11月底前编制发布依法保留的证照目录并进行动态管理,逐步实现政府部门核发的材料免于提交纸质材料,能够提供电子证照的免于提交实体证照,推出一批"免证办"事项。梳理可采取告知承诺制方式的政务服务事项,依法依规编制并公布可容缺受理的政务服务事项清单,继续推进水、电、气、通讯、公证等服务事项进驻政务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便捷服务。持续加强镇(村)便民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放管服"改革向基层延伸。推广实施"办事不出村"改革,推动更广领域更多事项在村(社区)代办、直办;不断拓展"政+银+N"服务领域和服务内涵,力争全市建成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300个,标杆站15个。深化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落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代码制度,推进有关领域审批信息数据汇集共享。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强化宣传培训,进一步推动各县(市、区)、各部门全面深度使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开展审批,加强数字化审图、水电气通信报装等辅线模块的运用,进一步遏制"体外循环""隐性审批"等行为。进一步推动并联审批、联合验收、联合审图等重点改革措施落地落实,加快实行"多规合一""多测合一""多评合一"等业务网上协同,年底前实现房建、市政类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限压缩至90个工作日。〔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局、市司法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营商环境局按职责分工牵头,乐山高新区管委会,市生态环境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市林业园林局、市城管局等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一)开展营商环境对标创新。做好国省营商环境评价工作,对标全国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结合我市实际和营商环境评价工作,开展营商环境对标创新专项行动,制定乐山营商环境对标创新工作实施方案,推出一批引领性强、含金量高、突破性大、惠及面广的改革举措,在企业开办、招标投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用电用水用气、提高服务与监管效能、知识产权、投资贸易、获得信贷等领域形成新突破,力争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充分发挥对标创新示范引领作用,以创建新时代"两个健康"示范市为契机,推动五通桥新型工业基地打造全省营商环境示范园区。推动乐山高新区申报2022年全省集成改革试点。〔市发展改革委、市营商环境局牵头,乐山高新区管委会、五通桥区人民政府、市级有关部门(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推进创新创业。建立完善大学生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清单,深入推进创业带动就业示范行动。加大科技型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建设力度,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创建省级孵化平台,组织申报国家级孵化平台2家,推动全市构建现代产业创新发展的孵化体系。用好创新券,发挥乐山科技服务业大市场效用,积极承办第七届中国创新挑战赛,推动更多优质科技成果在乐转化。持续推进创业担保贷款工作。广泛开展创业大赛、创业博览会、创业沙龙等特色活动,营造创新创业良好氛围。鼓励引导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为入驻企业减免租金和开展公益化专业辅导服务。稳步推进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鼓励灵活就业人员在户籍地或灵活就业地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退役军人局、市国资委、市市场监管局、人行乐山市中心支行、乐山银保监分局等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推行企业年报"多报合一"改革,扩大住所与经营场所分离改革试点范围,拓展电子营业执照"一照通"改革应用场景。深化"证照分离"改革,推动照后减证。贯彻落实《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实施歇业登记制度,帮助困难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降低维持成本。深化企业简易注销,重点优化与税务等部门业务协同环节。开展促进民间投资专项行动促进"个转企""小升规"。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快速兑现。推行企业所得税、财行税"十一税合一"申报,推广全税费种集成申报,持续压减企业年纳税次数。推动企业信用信息依法依规向金融机构开放,不断提高中小微企业贷款覆盖率、可得性和便利度。严格落实《四川省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投诉办理实施细则(暂行)》,预防和化解政府投资项目拖欠中小微企业账款。及时受理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关于清偿市县两级政府、事业单位、国企拖欠工程款、物资采购款、保证金等逾期账款的诉求,建立工作台账和清偿计划,明确偿还时限和金额,为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营造更好环境。〔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金融工作局、市机关事务局、市税务局、市营商环境局、人行乐山市中心支行等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提升对外服务水平。推广应用进出口货物"提前申报""两步申报"通关模式。实施以企业为单元的税款担保改革。将正常出口退税的平均时间压缩至5个工作日,增值税增量留抵退税审核时限压缩至3个工作日。推动更多涉外审批服务事项"一站式"办理、"一网通办"。〔市商务局牵头,市政府口岸办、市税务局、乐山海关、市经济合作外事局等市级部门(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持续推进电子化政府采购平台与财政业务工作衔接,指导全市各级各部门统一使用四川省人民政府采购一体化平台,积极推进政府采购全流程工作。政府采购电子卖场、电子化招投标以及财政监管工作一并纳入四川省人民政府采购一体化平台,实现采购人、供应商、代理机构之间不见面,零距离通过平台完成政府采购活动。持续完善乐山市公共资源电子化交易平台建设,积极融入四川省公共资源交易"一张网",推进不见面开标、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运行。强化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制度标准建设,严格执行《四川省公共资源交易目录》,完善招标投标和政府采购制度,深化"示范交易中心"创建活动,健全招标投标领域违法线索研判会商机制和投诉举报及办理情况信息共享机制。进一步探索公共资源交易集中统一监管新模式,实现交易服务、管理与监督职能相互分离、相互制衡。积极融入川渝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建设、西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联盟区域合作。〔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市级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加强法治化保障。强化知识产权高标准保护,持续开展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非正常专利申请和商标恶意抢注、商标囤积等行为,扎实开展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试点建设,加强知识产权跨区域执法协作,加强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平台和体系建设。开展《四川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宣传贯彻等工作,及时清理并调整与优化营商环境要求不相符合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加强涉外商事法律服务,探索建设涉外商事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认真落实府院联动机制,探索实施企业破产预重整制度,完善简化审理制度和简易退出机制,提高市场重组、出清的质量和效率。〔市法院、市发展改革委、市司法局、市市场监管局、市营商环境局等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深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放管服"改革

(一)协同推进一体化政务服务。依托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加快推进"省内通办""跨省通办"与"川渝通办"有机融合,促进通办事项办事指南、办理要素和办理流程相对统一。9月底前实现第三批"川渝通办"事项落地,年底前实现第一批电子证照共享互认。协同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编制规范化办事指南、逐步实现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推行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发布"零跑腿"事项清单。按照省上部署积极推进川渝两地健康码实现"互通互认"。优化"川渝通办"线上服务专区,完善市县两级"川渝通办"窗口设置,建立通办窗口协调联动机制,实现企业群众异地办事"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地办"。〔市营商环境局、市数字经济局按职责分工牵头,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协同打造一流市场环境。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战略部署,服务和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优化营商环境方案》,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按照《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川渝地区实行告知承诺制证明事项目录(第一批)的通知》(渝府办发〔2022〕9号)要求,推动落实司法行政、民政、文化旅游等领域共20个证明事项在川渝两地实行告知承诺制,使用统一的告知承诺书格式文本。推动统一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和管理服务标准,协同完善"费随人走""费随人给"异地养老机制。对接运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企业登记档案智慧查询系统,实现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网上自助查询企业注册档案。落实川渝两地重点企业跨区域涉税事项协调工作机制,统一川渝两地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推进便捷办税同标同质。〔市司法局、市民政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税务局等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建立健全跨区域协同监管机制。积极响应川渝地区12345热线互联互动,落实两地互转工单跟踪催办机制。推进监管业务系统对接和数据汇集,实现两地相关监管信息联网共享。共同开发信用应用场景,推动信用街区、信用商圈建设。探索两地协同推进包容审慎监管。应用一般税收违法失信纳税人名单库,落实分类管理办法,探索"信用+风险"监管措施,维护税收征管秩序。〔市市场监管局、市数字经济局、市税务局、市心连心服务中心等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不断强化监管效能

(一)健全新型监管机制。持续完善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互联网+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各地各部门自建监管系统全面接入省"互联网+监管"系统,编制监管数据资源目录清单和供需对接清单,9月底前汇聚关键性监管业务数据。将与行政许可对应的监管计划和监管事项以及重点监管事项、现场监管事项纳入"互联网+监管"系统进行动态管理。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的有机结合,将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运用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中,运用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科学配置监管资源,提高监管及时性、精准性、有效性。〔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营商环境局、市数字经济局等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维护市场公平竞争。清理对企业跨区域经营、迁移设置的不合理条件,全面取消没有法律法规依据要求企业在特定区域注册的规定。着力破除招投标、政府采购等领域对外地企业设置的隐性门槛和壁垒。建立健全市场准入评估制度,定期排查和清理在市场准入方面对市场主体资质、资金、股比、人员、场所等设置的不合理条件。开展涉企乱收费专项整治,对政府部门(包括下属单位)、行业协会商会、交通物流、水电气暖、商业银行等领域乱收费行为进行清理规范。强化对各级采购单位、政府采购代理机构的监督检查,不断规范政府采购行为,严厉打击政府采购领域违法违规行为。〔市发展改革委、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市场监管局、市金融工作局、乐山银保监分局等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规范监管执法行为。健全审管衔接机制,推进审批和监管、执法信息实时共享,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试点将有关联的多个监管事项梳理整合为综合监管"一件事",实施多部门一次检查、联动执法、联合惩戒。建立柔性监管容错机制,探索实施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和减轻行政处罚制度。对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在线医疗、智能配送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根据促进发展和防范风险的要求,制定相应监管措施。对高危行业、重点工程、重要商品等重点领域积极应用物联网、视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推进远程监管、移动监管、实时监管,完善风险评估、预警、处置和反馈机制。推进行政执法标准化建设,规范处罚裁量权,开展不合理罚款事项专项整治。有效落实行刑衔接,推动行政执法部门涉嫌犯罪案件主动移送率达到100%,协调配合上级机关加强行刑衔接平台建设,逐步实现线上线下同步移送。〔市检察院、市司法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市场监管局、市数字经济局等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完善社会监督机制。加强12345乐山心连心服务热线建设,制定《乐山12345心连心服务热线运行管理暂行办法》,健全完善热线反映诉求办理机制,开展热线运行效能评估,持续提升热线服务质效。持续推进政务服务"好差评"评价工作,加强宣传引导,畅通评价渠道,加强对评价数据的跟踪分析,梳理"差评"反馈问题,发点球、建台账、定措施,确保"差评"问题限期依法依规整改清零。规范"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设置,完善受理、交办、督办、反馈等全流程运行机制,实现市、县、乡三级政务服务平台"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全覆盖。〔市营商环境局牵头,市心连心服务中心等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加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协调,研究解决改革推进中的突出问题。乐山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推动各地各部门(单位)建立完善主要负责人抓改革机制,加强上下联动、协同配合,及时分解任务、细化措施,强化经费保障,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落实。

(二)强化督促问效。坚持"清单制+责任制+时限制"层层压实工作任务,细化考评指标,实时监测、汇总掌握改革任务推进情况。加大明察暗访和调研力度,对工作推进滞后、问题整改不及时不彻底的地方和部门(单位),严格执行"两书一函"等制度,推动责任落实。

(三)强化宣传引导。建立常态化宣传机制,通过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政务服务平台等多渠道发布和解读改革政策,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不断提升企业群众对改革的知晓率和参与度。加强工作交流,及时总结推广各行业各领域先进做法和有效经验,扎实推进各项改革任务深入开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主办单位:乐山市政务服务管理局    政务大厅电话:0833-2347130
  • 网站标识码:5111000011    蜀ICP备20024442号-2    备案图标 川公网安备 51110202000199
  • 政务咨询服务热线: 12345    政务服务投诉举报电话: 12345
  • 川预审 28BV-Z486-82TR-6XH8    网站地图